发绳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发绳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全球石油行业回顾2012年的十大新闻事件-【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8 11:27:46 阅读: 来源:发绳厂家

全球石油行业:回顾2012年的十大新闻事件

【石油石化工程与装备】全球石油市场在2012年在动荡中发展,伴随着一系列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之间复杂的博弈,全球石油行业在制裁、资源控制、竞争、合作、创新中突破樊篱,努力前行,开拓了新领域,取得了新发展。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战略研究室

事件一:YPF“被国有化”资源国政策风险再受关注

雷普索尔—YPF是在西班牙雷普索尔并购阿根廷YPF基础上组建而成。1999年,雷普索尔分三次购入YPF股份,控股比例达到97.5%,基本实现了对YPF的整体并购。其后,该公司成为西班牙雷普索尔进军拉美国家油气领域的桥头堡,为雷普索尔在南美油气业务拓展立下大功。4月,阿根廷政府宣布将雷普索尔—YPF51%的股份收归国有。此举虽招致西班牙政府的强烈谴责和欧美政府的普遍批评,但阿政府依然我行我素,于5月强行实行雷普索尔—YPF国有化。

引发阿根廷政府“变脸”收购的主要动机是经济利益。美国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成功后,阿根廷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开始浮出水面。2011年,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报告,认为阿根廷是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最大的国家之一,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估计24.4万亿立方米。而恰在这时,雷普索尔—YPF在阿根廷境内获得优质页岩油气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阿根廷的页岩气潜力。3月,雷普索尔—YPF高调宣布新的页岩油发现使公司的页岩油资源量飙升至230亿桶,而此前公司拥有的非常规石油资源量仅为约9.3亿桶。连续的页岩油气大发现和巨大的资源潜力让阿根廷政府“眼红”,因为阿根廷的天然气需求一直依赖邻国玻利维亚,大发现自然坚定了其资源国有化的决心。阿根廷政府强行收购行为再一次给跨国石油公司敲响警钟,那就是石油公司在资源国发现巨大油气资源潜力时随时可能遭遇政策风险,在拉丁美洲这是家常便饭。

事件二:东非取得油气发现非洲现能源新格局

东非泛指包括索马里、肯尼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在内的10余个非洲东部国家,面积占整个非洲的12%。长时间以来东非的石油地位难与西非相提并论。但随着2012年接连不断的油气发现,东非油气的开发潜力吸引了全球越来越多的目光,目前的东非正在引领新一轮非洲油气大开发。

2012年,东非最吸引投资者眼球的非莫桑比克海上一系列大型天然气发现莫属。

自年初开始,埃尼、阿纳达科陆续在莫桑比克东部海上获得了7个大型天然气发现,巨大的天然气资源潜力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该国。上半年壳牌与其他国际公司参与收购Cove能源公司角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油公司对该地区资源的关注。Cove能源公司的主要资产集中在莫桑比克和肯尼亚,其中在莫桑比克鲁伍马盆地内最大的一处天然气田拥有8.5%股份,并在肯尼亚的7个深水区块中拥有10%~25%股份。3月,肯尼亚宣布在西北部的图尔卡纳湖地区获得石油发现,这是该国迄今首个石油发现,是图洛石油在其预探井中发现的,原油成分几乎与6年前在乌干达发现的轻质原油相同,据估计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边境地区可能有至少3亿桶石油资源。目前已确认拥有可观油气储量的东非国家包括索马里、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其中以互为邻国的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最被看好。保守估计东非油气总储量达650亿桶油当量,东非大发现将改变非洲油气版图。

事件三:油企调整西亚发展战略库尔德地区成为勘探热点

2012年以前,尝试进入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的都是一些小型独立石油公司。但2012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和国家石油公司对该区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不惜为此放弃参与伊拉克其他地区招标的机会。

2月,埃克森美孚正式公布库尔德地区6个区块的石油勘探计划,成为首家试水该地区的大型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并不理会伊拉克政府的“严重警告”,并因此失去参加该国第四轮油气区块招标的资格,但并未放弃与库尔德地区政府间的协议。此后不久,道达尔和雪佛龙也宣布进入库尔德地区。7月,雪佛龙宣布将从印度信任公司购买库尔德地区Sarta和Rovi两区块80%的股份,伊拉克石油部随后宣布,禁止雪佛龙获得联邦石油部及下属公司的任何合同或协议。7月31日,道达尔未经中央政府同意,收购马拉松石油持有的库尔德地区Harir和Safen两个区块35%股份。虽然此举也同样受到伊拉克政府的强烈反对和警告,但仅3周后,该公司又以4800万美元的价格从加拿大ShaMaran石油手中收购了Taza区块20%的股份。

拥有俄罗斯政府大力支持的俄气也对库尔德地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该公司11月宣布,其石油业务子公司西伯利亚石油公司与库尔德地方政府签署了两个区块的产量分成协议。涉及的两个区块是该地区南部的Garmian和Shakal区块,Gazprom分别持有40%和80%的股权,且担任Shakal区块的作业者,Garmian区块另外40%股权归另一家公司所有,库尔德地方政府拥有这两个区块其余各20%的股份,且已正式启动这两个区块的地质勘探工作,预计2015年开始生产。除上述大型石油公司进入库尔德地区的大公司外,包括马来西亚国油、土耳其国油、韩国国家天然气、赫斯石油、海湾石油等在内的多家国家石油公司和独立石油公司均已在该区开展相关勘探开发工作。

事件四:俄国油全盘接管TNK-BP俄石油垄断程度提高

2012年,俄罗斯国家石油以总价610亿美元的价格,从BP及AAR财团手中收购俄罗斯第四大石油企业TNK-BP公司的全部股份。TNK-BP是2003年BP投入80亿美元与俄罗斯投资方AAR财团共同组建的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公司组建以来,尽管有一定赢利,但BP与AAR的各方股东在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影响到公司运营。

通过收购TNK-BP公司,俄国油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上市石油公司,年原油产量达1.7亿多吨,控制俄罗斯1/3的石油产量,开采量将占世界石油开采总量的5%,规模进一步扩大。

通过收购,俄政府对全国石油产量的控制比例达到近50%,标志着克里姆林宫对战略性石油行业的控制达到了新水平。俄罗斯总统普京已授权将开采全部大陆架75%的权利交给俄国油,使得其成为俄罗斯国家少有的主要的石油对外合作经营主体。目前,俄国油已同埃克森美孚、挪威国家石油和意大利埃尼公司签署了多个合作协议,外资公司将提供启动资金和相应的技术。按照俄国油和BP的计划,双方在收购交易完成后将开始一系列新的合作项目,包括俄大陆架和境外项目,BP准备将交易获得的资金投入到新项目之中。

事件五:美加快天然气出口设施建设效应波及亚太

2012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将在2011年1800亿立方米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页岩气产量的增长使得天然气供应日益充足,正在经历由天然气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转变。

4月,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正式批准了谢尼埃能源把几年前设计的一个LNG进口终端改造成出口终端的申请,该项目成为美国40多年来的首个天然气出口项目。除谢尼埃外,2012年美国还有另7家公司向政府提交了LNG出口项目建设申请。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很有可能成为继澳大利亚、卡塔尔、也门、印尼之后全球LNG出口的又一新基地。美国LNG的出口有可能改变过去25~30年来,主导亚洲LNG贸易的气价与油价挂钩的定价机制。谢尼埃能源与亚洲买家签署的贸易协议中,均规定合同气价是与美国亨利中心气价挂钩,低于JCC和NBP价格水平,且合同的照付不议比例也远低于传统的亚洲LNG进口合同,极大地推动了亚洲国家购买美国LNG的热情。

卡塔尔是西亚北非最大的LNG出口国,为扩大对美国的LNG出口,2011年就已建成7700万吨LNG的供应能力,是2008年的2.5倍。美国页岩气产量增长、天然气供应增加后,卡塔尔LNG生产出现过剩。为此卡塔尔不得不改变LNG销售策略,把市场转向需求增加的亚洲市场,同时软化其长期坚持的“气价等于等热值油价”的立场,提高了与亚洲买家签订供气合同的灵活性,以抵消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冲击波。

事件六:中国海油收购尼克森创中国油企海外收购纪录

12月8日,加拿大政府宣布批准中国海油以151亿美元收购尼克森的申请。尼克森是加拿大一家独立的大型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公司业务主要集中于常规油气、油砂和页岩气三大领域,资产分布在加拿大的油砂项目、也门的油田、西非和墨西哥湾的近海油气田以及英国北海油气田等领域。

中国海油对尼克森的收购案是加拿大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企业并购交易额最大的外资收购案例,也是中国海油乃至中国企业迄今完成的海外最大宗收购案例,对中国海油未来的国际化发展意义重大。收购完成后,中国海油将在资产总额、油气储量和市场资产规模方面提升一个层次,将进入以往中国能源企业很少涉足的英国和美国的油气资产领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此次收购也将助推中国海油向全能型的能源企业转型,实现从海上石油开采领域向开采油砂、陆上石油以及页岩油气领域的跨越。

事件七:海洋石油981平台南海开钻我国进入深海油气领域

5月9日,中国首座代表全球最先进的第六代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的钻头在南海荔湾6-1区域1500米深的水下探入地层,发出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向深水进军的信号。“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最大钻井深度1万米,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具有较强的平台抵御灾害能力和远海作业能力。近年来,我国油气供应与消费矛盾日益凸显。目前原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20%。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预计未来油气对外依存度还将进一步提高。

中国陆地和海洋浅水区都经历了40~50年的勘探,勘探程度较高,发现新的大型油气接替领域相当困难。而近期在全球获得的重大油气勘探发现中,有50%来自海洋,主要是深水海域。深水海域已成为国际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区域。南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占中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153.7万平方公里的深水区域,是中国油气接替领域的首选。

“海洋石油981”平台的研发成功和投入使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在南海自营勘探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国家,也为与周边国家合作勘探开发深水油气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事件八:我国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出台勘探开发获进展

2012年是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关键年。页岩气产业发展取得了目标突破、主体资格突破、政策突破和生产突破。3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到2015年基本完成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与评价,初步掌握全国页岩气资源量及其分布,优选30~50个页岩气远景区和50~80个有利目标区,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产量65亿立方米的发展目标。

11月1日,财政部与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出台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对页岩气开采企业给予补贴,2012~2015年的补贴标准为0.4元/立方米,补贴标准将根据页岩气产业发展情况予以调整。这是我国首个页岩气财政补贴政策,也是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的又一标志性大事。

事件九:美墨海上油气合作墨西哥湾成热点

2月,美国和墨西哥签订了关于共同开发两国海域边界处油气资源的《跨境协定》,此举意味着两国多年来关于分界线油气资源开发权的谈判将画上句号,为两国共同开发海洋边界处油气资源铺平了道路。

据美国内政部估计,这片区域蕴藏着1.72亿桶石油和3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在油气资源丰富的墨西哥湾处于中等水平。《跨境协定》的协议生效后,美墨两国可将这片海域的勘探权拿出来拍卖,从而为各自的“石油银行”再添“黑金”。

过去20多年来,墨西哥一直是美国主要的石油供应国,“石油美元”约占其财政收入的1/3。近10年来,墨西哥的石油消费大增,石油出口量不断减少。为扭转产量减少的颓势,墨西哥国家石油自2002年以来,逐渐增加了深水钻探项目的数量,但由于深水项目经验不足,至今尚未实现深水油气生产。

BP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墨西哥的深水项目更是受到争议,对深海勘探开发技术的渴望,以及对边界线区域石油资源安全的担心,是墨西哥有意与美国开展合作的主要原因。

从美国方面而言,尽管近年来其本土石油产量大增,对外依存度下降,但墨西哥仍是其最稳定的石油供应国之一,与其他政治环境不稳定的石油输出国相比,发展与不受欧佩克产量配额限制的墨西哥石油贸易对美国而言更有地利。此外,美国输出技术的需要也促使美国与墨西哥展开合作,一旦墨西哥允许外资进入其油气领域,美国油气公司就将占尽合作先机。协议的签署有利于美墨两国共同保护墨西哥湾海域的环境安全,实现双赢。

事件十:我国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出台天然气进入大发展阶段

12月,我国《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提出到2015年国产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1760亿立方米左右,进口天然气量约935亿立方米的发展目标,新提出的目标较之前有大幅提升。与此同时,《规划》还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以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陕京线和沿海主干道为大动脉,连接四大进口战略通道、主要生产区、消费区和储气库的全国主干管网,形成多气源供应,多方式调峰,平稳安全的供气格局。

10月,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以中亚天然气为主供气源,经过我国10省区北京、新疆、福建等的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启动,预计“十二五”时期将实现年供应天然气300亿立方米。针对天然气价格改革滞后影响天然气进口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国家加快天然气价格步伐,在广东和广西加快价改试点工作。7月,我国还首次开展天然气市场化调峰交易,为今后提升地区天然气需求保障程度做了有益的探索。2012年,我国天然气产业在发展软硬环境方面有大幅度改善,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产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山工作服订做

青岛工作服定做

赤峰订做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