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绳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发绳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中国国际新闻论坛在泉州举行40余家媒体负责人与会

发布时间:2021-01-22 03:38:13 阅读: 来源:发绳厂家

闽南网12月13日讯 昨日上午,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共泉州市委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新闻论坛”年会,在泉州市区举行,来自中央和全国各地的40余家媒体负责人与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陆慷,分别就国际新闻报道导向和国际形势等议题作了主旨发言,对今后的国际新闻报道和评论提出了要求。

福建省副省长李红和泉州市市长康涛分别介绍了福建省和泉州市改革发展进程。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王冬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杨文延,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社长蔡小伟,光明网总裁杨谷等出席了论坛年会。

李红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省内外媒体积极呼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福建海、特、侨、台优势,创新对外传播理念、内容、形式和手段,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化视野且彰显福建特色的新闻报道,赢得了海内外受众的好评。此次国际新闻论坛年会在福建召开,为我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平台。她希望,重要媒体和各省区市媒体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福建发展,进一步加大对福建的宣传报道力度,为新福建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受中共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委托,市长康涛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莅临本届年会的各级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泉州发展的各大媒体和新闻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在简要介绍了泉州市基本情况后,他热忱地邀请各位领导、嘉宾和媒体朋友,在泉州多走一走、看一看,对泉州的经济发展和新闻事业多提宝贵意见,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泉州现代化建设,多为泉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宣传推介,汇聚正能量。

从1999年开始,光明日报社每年主办一次中国国际新闻论坛年会,此前已经成功举办了16届。本次论坛还将投票推选出2015年“十大国际新闻”和“国外十大焦点人物”。(海都记者 徐锡思 见习记者 王金淼)

上一页12下一页显示全文

2015中国国际新闻论坛年会12日至13日在泉州召开

泉州晚报报道,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共泉州市委共同主办,2015中国国际新闻论坛年会12日至13日在泉州召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陆慷分别就国际新闻报道导向和国际形势等议题作了主旨发言。福建省政府副省长李红,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王冬梅,泉州市政府市长康涛,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蔡小伟,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陈庆宗等出席会议。

李红在致辞中指出,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世界东方海洋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支持福建发展,福建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此次国际新闻论坛年会在福建泉州召开,为我们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学习先进、增进了解、开阔思路、改进工作的良好契机和平台,也对于泉州和福建增强开放性、提高知名度很有帮助。希望中央媒体和各省区市媒体继续关心支持福建发展,通过建立联动机制等途径,进一步加大对福建的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扩大中央媒体对福建报道的影响力,希望我省媒体认真转化年会成果,多多学习取经,进一步整合力量、形成合力,不断推动全省国际新闻报道工作迈上新台阶。

何东平在发言中指出,本届年会在泉州召开,是因为泉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济社会建设成就斐然,不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沿海城市,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上地位独特。当前,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中国动力”,为各国人民福祉提供了“中国创造”,为国际合作共赢提供了“中国选择”,为全球治理变革提供了“中国智慧”,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价值”。希望大家多交流探讨,通过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打造和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让中国的声音、中国的故事传播得更直接、更广、更远、更响亮。

受市委书记郑新聪委托,康涛在年会上致辞。在简要介绍了泉州市基本情况后,康涛指出,泉州的发展离不开全国各大媒体的鼓与呼、帮与促。特别是近年来,各大媒体对泉州“金改区”、“民综改革试点”、“中国制造2025”和“数控一代”试点、东亚文化之都、“海丝”先行区建设等特色、亮点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报道,把千年古城和现代化泉州同时展示在世界面前,极大提升了泉州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时下,泉州正按照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和我省建设“新福建”的战略部署,建设“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热忱欢迎大家在泉州多走走看看,对泉州经济发展和新闻事业多提宝贵意见,真诚希望广大媒体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泉州,多为泉州发展宣传推介,汇聚正能量。

中国国际新闻论坛于1999年由光明日报等媒体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提高中国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水平和加强媒体间相互交流和合作,是我国国际新闻界举办时间最长的高端专业论坛。此次年会共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文汇报等全国40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代表参加,并就国际新闻报道的相关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其间将投票评选出2015年十大国际新闻和国外十大焦点人物。

“中国国际新闻论坛”年会上,业内专家建言——

在“一带一路”国际传播中讲好泉州故事

昨日,由光明日报社和中共泉州市委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新闻论坛”年会在我市拉开帷幕。为期两天的论坛上,中央及全国各地的40余家媒体负责人共聚一堂、共谋发展。

发挥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此次论坛为何落地泉州?在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看来,泉州不但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地位也非常特殊,其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经济建设成就斐然,“在泉州开这次年会一定会办出特色、办出精彩。”

论坛上,业内专家表示,在“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中,地方媒体应更有作为。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和曾经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具有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地缘优势。泉州是著名的侨乡,分布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华侨华人就有950万,旅居香港的同胞有70万,澳门同胞6万,祖籍泉州的台湾汉族同胞约900万人。因此,泉州更应该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中发挥优势,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推出一系列具有国际视野又彰显大国风范的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中如何进行议题设置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成了在场专家热议的焦点。“泉州 ‘爱拼才会赢,输人不输阵’的特质正是一个好的议题,展示了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可以围绕此话题展开。”在场专家认为,泉州城市风格鲜明,应抓住自身特色寻找独特切入点进行城市宣传。

缔结友城加强城市形象宣传

近年来,泉州在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越来越广的国际“朋友圈”让泉州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从1988年始,泉州市相继与日本冲绳县浦添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公园市、德国莱法州诺伊斯塔特市、土耳其梅尔辛省梅尔辛伊尼赛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郡、法国埃罗省蒙彼利埃等外国城市结好。今年10月29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还审议同意了泉州市与丹麦霍尔拜克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泉州与友城开展交流与合作,增进了互信和友谊。

在与国际友城的广泛交流中,媒体层面也在不断往来。今年7月,我市与中新社签署《建立对外传播战略合作关系框架协议》,启动泉州城市国际形象推广工程。同时,泉州晚报社与四大洲华文媒体《美国侨报》、《欧洲时报》、《大洋日报》、《华侨新闻报》以及《台湾导报》启动合作办报,定期开设《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专版。短短半年时间,泉州声音远播四大洲和台湾地区,好评如潮。(记者孙灿芬)

上一页12下一页显示全文

闽南网12月8日讯 看到《地名,守望乡愁》策划,我一下就想到了当年那条破旧的挖角街。那个时代的浮桥,还都是农村,而这条弯弯曲曲的老街,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商业区。各种带有人民公社时代烙印的布行、米行、小吃馆,后来还开起了浮桥的第一家超市。

听说当年《西游记》拍摄组来泉州取景时,第一集里孙猴子吃面的经典场景,就是这个地方拍的。时过境迁,老街因道路兴建而不复存在,但每当走到那个路口,还是会想起那条承载了多少老浮桥人记忆的挖角街。

——推荐人:市民陈先生

挖角街已拆迁改造,龙门吊的位置是当年挖角街的繁华地段

笋江水,你哗哗的流逝声里,可曾记下挖角老街的昔日繁荣?

把“挖角街”三个字念出声,泉州人大抵就晓得它的得名——街道至此拐弯,故名。

挖角街是浮桥一条临江老街,十几年前仍与笋江相依相伴。随着沿街老商铺的倒塌,它慢慢消失在江畔,连老街的记忆也慢慢变得模糊。黏在老街名字里的乡土乡情,却成无数老浮桥人的“念念不忘”。

如今的挖角街,在一片施工的尘土中缓缓变身。曾住在挖角街的居民,有些已经搬进了小区住宅楼,却仍习惯回到笋江边浣洗。只是挑起洗衣担、放下洗衣槌的那个地方,再也找不到挖角街了。

那弯曲的小巷弄,我还能画出来

循着炸醋肉的味儿,我们来到了浮桥街上。街边的榕树与宫庙相互映衬,蔡家夫妻守着几十平见方的小吃店,屋里屋外忙活着。

听说有人来打听老街,低头炸醋肉的老板娘取下了口罩,“以前没嫁过来时,还踩着自行车从南门骑到老街照过证件照嘞。”屋内和馅儿的蔡先生也放下手中的活,循声走出来。59岁的蔡先生不仅在挖角街里的新华小学上过学,也在石板路上的店铺前排过队。那弯弯曲曲的小巷弄,他凭着回忆还能清晰地画出来。“路面全都是石板铺的,中间的规整些,是长方形的,两侧多是些乱石,道路3米宽的样子。因为走的人多,石板光滑得很,一到节庆,肉铺、食杂铺前的人围了一层又一层,就连修船所用的器具,在挖角街上都买得到呢。”

“我们店所在的位置是浮桥街,你看那边的塔吊那里,就是挖角街的拐角处。”手指着不远处的工地,蔡先生和我们描绘起挖角街当年的景象。循着所指方向望去,黄土飞扬,施工机器轰隆作响……

“我当年骑车去拍照的傅家照相馆,好像还在这附近。”蔡家老板娘思索了好一番,却记不起相馆搬到哪儿了。

老街长大的姑娘,仍在江边浣洗

笋江边上,洗衣服的张阿姨收拾好棒槌,取下晾在江边的被单,调整了一下扁担两头的衣物,准备担起回家。

张阿姨过去就住在挖角街上,还是姑娘家时就习惯了在笋江边上洗衣服。老街拆迁后,他们搬进了福隆星城,在江边洗衣服的习惯仍是未变。她记得挖角街当年的盛景:街道虽然不宽,生活上所需购置的东西却无一不能在这里找到。这条街曾经是十里八乡乡亲们采购物品的老街,非常热闹。

不过,笋江新桥建起来后,挖角街就冷清了很多。建新桥需要拆迁,挖角街街头的几间主要商铺被拆,挖角街的客流便也随之少了。“老山羊蔡芳本”在博客回忆着他记忆中的老街:“20世纪80年代末期,菜市场搬了出去,这条街就被人冷落了,像一个老太婆,孤清寂寞地倚在城市的边缘上,度着残年。再后来,旧浮桥断了,新浮桥建了,桥的引坡将小街截成两段,小街风烛残年的容颜又被重重地划上一道永远无法修复的伤疤。现在,年轻人走过她的身边,谁也不会看上她一眼;只有满怀沧桑的人,才会依稀记起有这么一条街,有那么一些店和那么一些人。”

张阿姨挑起担子,“你们要找傅家的照相馆,就在福隆星城里,我带你们去”。

老相馆的傅氏父子见证了挖角街的变迁

老相馆传了三代,老街钟声不再

福隆星城小区沿街店铺中,有一家写有百年老店的笋江照相馆,六旬的傅捷雄坐在电脑前忙碌着。不大的店铺里,挂着几幅关于笋江桥的老照片。那时,旧的笋江桥还没断,新桥与它并列,照片取名“双虹跨江”,照片拍摄者傅家声是傅捷雄的父亲。相馆是傅捷雄的祖父开的,那时候没电,相馆的屋顶还是玻璃做的,用来自然采光。每到春节,来相馆拍照的乡亲都得排队。从祖父到父亲再到他,相馆就这样流传下来。2003年左右,挖角街拆迁,直至2009年他们入住福隆星城,老相馆便又在当年的大概位置安下了家。

九旬的傅家声老先生须发皆白,坐在店中柜台前翻看着老照片。他的镜头下,都是浮桥的老记忆。他从纸袋里取出老照片,细细抚摸着。“你看着石笋,就是标志性的记忆”。傅捷雄的电脑里,那些黑白的影像记忆被他翻拍成了数字化的珍贵影像。和浮桥街的蔡先生一样,傅捷雄也在挖角街上的新华小学念书。老照片里,是他和同学当年的青涩模样。“这些照片,很多都是我爸爸拍的,你看小学里的钟楼,当时周边乡亲准时准点上班报到,可离不开它。”

新华小学2004年拆迁,在原址附近不远处重建为新华中心小学,2008年投用。

挖角街不在了,熟悉的钟声不在了,你可还能在记忆中听见它的回响?

您珍藏的地名故事,欢迎分享共诉。邮箱1501629725@qq.com,海都热线通95060,微信公众号“海峡都市报大泉州”,通通向您敞开。(海都记者 刘淑清 黄谨 文/图)

海都公益+

她是泉州第20名器官捐献者

闽南网12月10日讯 晓楠成为泉州第20名器官捐献者。自2011年起,截至昨日,泉州共完成器官捐献20例,其中,今年以来已涌现14名器官捐献者,是历年来捐献人数最多的一年,远超往年捐献人数总和。在2011年7月2日,年仅3岁8个月大的河南男孩小翔(化名),在泉州捐出肝和肾,成功移植给两名患者。小翔是泉州首个器官捐献者,也是泉州迄今年纪最小的捐献者。

看着女儿被推向手术室,许先生默默流下眼泪

看着手机里女儿扮着鬼脸的笑容,永春人许先生强忍着眼泪,颤抖地说,“她很活泼很聪明”。

一旁的妻子面无表情,静静地盯着病床上的女儿,直到女儿被推走,她终于忍不住崩溃大哭,“宝贝,你不要走”。

3天来,许先生和妻子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可他们还是得接受事实,3岁近10个月的女儿晓楠(化名)已经脑死亡,即使借再多钱来治疗,她也活不过来。

悲痛中,夫妻俩接受家人的提议,捐出女儿的器官,去帮助其他人活下去。

昨晚7点18分,在这个寒冷的雨夜里,晓楠离开了世界,留下了一股温暖。她的肝脏和肾脏,有望帮助3名患者延续生命。

3岁多的晓楠成为泉州第20名器官捐献者

十多分钟没看到

女儿倒在楼梯上

许先生一家,住在永春县玉斗镇的一个村子。

许先生个头不高,皮肤黝黑,平常在村里和附近干些散工,哪里有修路,或是哪家盖房子,他就过去。妻子是江西人,在家照看12岁的儿子和晓楠。

出事那天,是这周星期一下午4点多。家里刚刚找亲戚借钱,加盖两层楼,二楼还有一堆建筑垃圾没清理,许先生忙着打扫,妻子则在一楼做饭。

“才十多分钟没看到,就出事了。”许先生说,女儿活泼好动,那天下午在家里四处跑,他一边干活,一边喊女儿乖乖去看电视,不要乱跑,家里的楼梯还没有装护栏,晓楠也不知道怎么就从三楼楼梯摔下,倒在转角处。等到他发现时,晓楠安静地倒在地上,没哭,却怎么也喊不醒。

紧急送往镇上卫生所,再转到县里医院,最后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身上也没流血,就是怎么也喊不醒。”晓楠伯母说,孩子就头上有道不是很明显的小口子,没想到就这么没了。当晚,经过一场脑部手术,晓楠还是没能醒过来。医生宣布,晓楠伤势过重,无法自主呼吸,已经脑死亡。

一家人崩溃了,流了再多眼泪,也喊不醒晓楠。

让她穿得美美的

捐出器官做好事

昨天晚上,病房里,许先生和妻子一直守在晓楠旁边,准备最后的告别。

“借再多钱,孩子也活不过来,可以捐出器官,让她去救别人。”得知不幸的消息后,家里人提起这个想法。许先生同意了,妻子也同意了,愿意让女儿做好事献爱心。“她很活泼很聪明。”许先生拿出手机,看着晓楠的照片说,失去孩子很痛苦,如果能帮到别人,减轻别人的痛苦,那就够了。

“她很爱漂亮,平常只要觉得身上的衣服不好看,就会立马去换,一天能换上五六件。”当天下午,许先生专门为女儿买了一双粉红色的运动鞋,还挑了她平常最喜欢的一套衣服,想让她穿得美美的。晓楠妈妈站在床边,一直不愿意开口说话,静静地看着女儿。

病房外,得知消息的亲朋赶来,哭红了眼,嘘唏不已。“太苦了,找亲戚借了七八万,好不容易把房子盖起来,就出了这个事”,“孩子出事住院,也是四处借钱,三天就用了五六万”,“这个女儿这么聪明,是家里的宝,说没了就没了”。

当医护人员准备将晓楠推向手术室时,一直静静守在床边的晓楠妈妈突然抓着手术车不愿放手,“宝贝,你不要走”,被家人抱住后,晓楠妈妈终于忍不住大哭,发泄着她的痛苦和不舍。

许先生拉着女儿的手,心中万般不舍

雨夜里紧急手术

捐出肝肾送往福州

“这次情况很危急,如果再晚一天,可能无法实现捐献。”福建省红十字会的器官捐献协调员龙女士说。

昨天中午,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正在泉港进行宣传工作,接到消息后,立马赶到医院。明确家属的捐献意愿后,协调员和医院医生初步评估晓楠的情况。晓楠已经无法自主呼吸,并且血压很低,情况危急,很有可能随时停止心跳,如果心跳停止,脏器也很快会随之衰竭,无法进行摘取移植。

捐献器官需要必要的身份和关系证明,晓楠出事突然,这些资料都在家里。协调员一边立即派车,让晓楠家人赶回永春,取来孩子的出生证等材料,一边紧张地协调福州方面的医疗组。昨天下午5点左右,赶在雨天交通高峰期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的专家组赶来泉州。

晚上7点多,医护人员对晓楠进行器官摘除手术。晓楠捐献出的肾脏和肝脏,将紧急送往福州,进行配对后移植给合适的病人。(海都记者 林莉莉 田米 文/图)

新天天贵阳麻将下载

斩魔最新版

御剑仙缘

天天电玩城